河北迁西县以“五个坚持”推进乡村振兴

2018-07-13 11:22:18

迁西县以“五个坚持”推进乡村振兴

  今年以来,迁西县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,超前谋划,精准施策,以“五个坚持”推进乡村振兴,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,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,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。

  坚持质量兴农,推动乡村产业振兴

  迁西县紧盯“产业兴旺、生活富裕”目标,因地制宜、因材施教,宜农则农、宜游则游,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,延长产业链、提升价值链,推动农业转型升级。

  优结构。立足山区产业特点,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,在北部片麻岩地区以板栗观光采摘为主,推广林禽(畜)、林粮(油)、林药、林菌等林下经济模式,发展以栗蘑为主的食用菌、中药材等特色产业;在中部地区以滦河水韵农家休闲采摘为主,在南部石灰岩地区以核桃、安梨、水果、杂果为主,突出差异化布局,精细化管理,促进农业绿色化、优质化、特色化发展。年内全县新发展优质果品基地2000亩,林下经济5万亩,新增食用菌300万棒,培育2个特色农产品优势示范区。

  强园区。坚持基础设施先行,突出科技引领,深挖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,持续提升京东板栗大观园、花乡果巷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,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;每个乡镇均规划建设1个现代农业园区;年内全县新打造1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、3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。实施大招商、招大商行动,年内谋划实施鑫山生态农业示范基地、禾牧香生态养殖农场等农业重点项目20个,完成投资5.6亿元。

  壮龙头。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加大扶持力度,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。年内新增省级标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、市级标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至3家、达到市级以上标准的合作社示范社3家;培育入统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,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1个、示范企业2家;新培育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个,新增专业大户1个,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1%。

  促融合。举全县之力建设花乡果巷国家级田园综合体,投资3.5亿元,积极推进土地治理、天宫智能温室等重点项目,真正把花乡果巷打造成生态优良的山区田园。推动农业与旅游、文化、生态加速融合,开发一批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,打造一批现代农业观光园。推动农事体验、文化休闲、健康养生等业态提速发展,打响“迁西周末”旅游品牌。全年新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村5个,创建精品民宿15家以上,新增乡村旅游经营户60家,推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条以上。

  育品牌。以板栗、栗蘑、安梨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,打造一批资源利用率高、产业影响力强、市场占有率大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;加大“三品一标”争创力度,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、合作社创建自有品牌商标,强化营销推介,年内拥有自主产品商标品牌的龙头企业、合作社达到95%以上。积极筹建“省级板栗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”,年内新培育省市名优产品2个。实施百城迁西板栗、栗蘑直营店工程,建立统一的质量、品牌管理体系,年内在全国20个大中城市建立迁西板栗、栗蘑直营店,进一步提升迁西板栗、栗蘑市场优势和品牌形象。

  坚持科技支撑,推动乡村人才振兴

  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迁西县强化政策扶持,拓宽引进渠道,让愿意留在乡村、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,让愿意上山下乡、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。

 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。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行动,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发挥他们在适度规模经营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骨干作用。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、经纪人、乡村工匠、文化能人、非遗传承人,建起一片家庭工厂、手工作坊、乡村车间,让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。年内全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.5万人。

  培养新队伍。把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,加强“三农”工作队伍的培养、配备、管理和使用,培养一支真正深入群众、真心依靠群众、真情关爱群众、真诚服务群众的“三农”干部队伍。

  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。制定有效激励政策,以乡情乡愁为纽带,吸引支持企业家、党政干部、专家学者、各类人才到乡村挂职、兼职、离岗创业,让他们促进城乡要素融合,激活和聚集农村沉睡和分散的资源,让农村成为创业创新的热点和高地。

  坚持传承创新,推动乡村文化振兴

  该县充分挖掘、打造、包装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,激活乡村振兴精神动力,让好的项目引进来,把文化品牌打出去,真正将文化资源变成经济优势。

  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,探索建立农村诚信体系,强化农民社会责任意识、规则意识、集体意识、主人翁意识,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评选、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,大兴向上向善、孝老爱亲、重义守信、勤俭持家之风。年内评选道德模范10人,文明家庭200户。

  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强化村民中心、文化广场、农村大喇叭、村图书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。开展“栗乡之夜”文化活动,深化“三下乡”、文化进万家、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,推进农村远程教育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户户通升级工程。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,到2020年,所有行政村基本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。引导农民依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,发展农村文化产业。

  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树新风,培育志愿者队伍、农村新乡贤队伍等,组织开展“美丽庭院”“最美家庭”等选树活动,引导农民讲文明、树新风。发展红白理事会,破除大操大办、厚葬薄养、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,涵育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。大力宣传道德模范、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,弘扬真善美、传播正能量。

  坚持绿色发展,推动乡村美丽宜居

  按照“因地制宜、分层推进”的思路,迁西县以农村垃圾治理、厕所改造、生活污水整治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,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三年内实现全域覆盖。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市场化管理模式,彻底解决垃圾“围村”和村内“脏乱差”问题,年内行政区域垃圾处理率达到90%。积极推进农村污水治理,具备条件的10个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村,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%以上;强力推进“厕所革命”,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。大力实施硬化、绿化、亮化和美化工程,精准推进,提档升级,年内打造40个环境整治示范村、2个示范片区。

  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,迁西县大力改善出行条件,投资1.2亿元,实施东瓦上线、彭李公路、碾唐线以及大黑汀水库西岸路等一批乡村道路改建工程;推进小韦庄、大付庄等4座危桥改建工程。借鉴三屯营镇集中供热成功经验,积极探索集中供热向镇村延伸,年内新增集中供热乡镇2个以上,规划建设17个规模适度、设施配套、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。

  按照“三季有花,四季见绿”的标准,迁西县做好三北造林、通道绿化、荒山绿化、矿山生态修复、景区景点绿化等造林工程,年内完成造林绿化3.5万亩。全面落实河长制,按照“一河一策”原则,开展滦河、洒河等干线河道洁化美化行动,完成安家峪、至山庄等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。有序推进农村散煤治理,持续实施清洁能源替代,严格管控焚烧秸秆、垃圾乱放等行为。

  坚持民生至上,推动乡村共同富裕

  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迁西县聚焦扶贫攻坚,紧盯建档立卡的187户、491名贫困人口,找准“穷根”、量身定做,因户因人精准施策,重点解决扶贫标准“三保障”中的基本医疗和住房保障问题。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(保育费)、住宿费、教科书费,让其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政策。全县7个市级相对贫困村年底前全部退出贫困村范围。

  聚焦民生事业。启动建设第六小学、北岸小学,着力消除城区小学“大班额”问题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,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,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。提升医疗卫生水平,实施中医院、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,加强以县级公立医院为主导的医共体建设。推进健康乡村建设,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,改善乡镇卫生院设施设备条件,建立村级卫生服务保障机制。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,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5600人。积极发展文体事业,开工建设新华书店,启动图书馆、文化馆迁址工程,推进长城修缮及安防工程。

  聚焦社会保障。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,开展扩面征缴专项行动,不断巩固社会保险参保率,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,稳步提高保障水平。完善社会救助体系,强化城乡低保精准认定,将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成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,做到应保尽保,落实特困人员供养制度,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。加强城乡居民住房保障,严格按照省市下达目标,完成危旧房改造任务。(王春清、金鹏飞、赵红梅)

上一篇: “互联网+”为精准扶贫插上翅膀
下一篇: 电商扶贫模式的镇平创新